诚信危机倒逼保健品行业自救

不详 佚名 【字体:

    营养保健业首次纳入“十二五”规划 诚信危机倒逼保健品行业自救一边是消费者投诉不断,行业陷入诚信危机,另一边则是消费者需求强烈,年增长20%,保健产业进入发展瓶颈。一场挽救行业诚信、重建消费信心的行动在业内悄然兴起。日前,国内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首个“透明工厂”在汤臣倍健公司珠海基地投产,记者参观时发现,该工厂生产的产品包括所有原副料来源和种植、产品生产、销售、供应商等,均可通过追溯系统全球追踪。

  记者近日获悉,在保健行业、企业和国家努力挽救行业诚信的背后,其实是我国基于对该产业的前景发展规划。今年,我国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首次将“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列入国家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并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百强企业生产集中度超过50%。这意味着我国将对近年来负面连连的保健和营养行业进行大整治。

  最负面行业求自救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保健食品投诉量同比上升幅度已超过两位数,保健品目前已成为消费投诉的重点。广州消费者杨小姐日前向记者投诉称,她在微博上看到有一则广告说某品牌减肥茶,饮用后“效果神奇,一个月就可减10斤”,然而她服用2个多月还没看到效果。

  保健食品行业被评为最负面的行业,此前发生的血燕造假、螺旋藻铅超标事件、碧生源广告被指多处违规夸大宣传、绿瘦减肥产品被查出违规添加化学成分“酚酞”、好视力眼贴保健品当药品宣传被曝光为违法广告等事件,都使消费者不断增加对该行业的不信任感,行业发展步履维艰。

  今年从7月下旬至9月下旬,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中国保健协会组织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万里行”活动也正在全国各地开展。

  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动诚信建设。记者近日从广东省保健行业协会获悉,我省将率先在保健行业内建立“信用等级”评价和“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并将通过媒体对外公布。

  在全国范围内,我国也正在着手对国内保健行业信用工作进行全线升级,其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正着手研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办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000多家,年产值2600多亿元。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行业内主要存在夸大宣传不诚信、违法添加、产品不安全等问题,若是解决了这些问题,行业就会得到快速发展。

  淘汰赛进入最激烈时期

  事实上,我国相关部门这一二年来加大对保健行业的整顿,并正在酝酿新的《保健品监管条例》规范行业。记者发现,在新的监管条例出台前,多个地方和监管部门的新举措已在密集出台,为新监管条例的出台预热。

  “新的《保健品监管条例》估计很快就会出台。”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出台,将有至少2000种产品不得销售。

  此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发布《保健食品功能范围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拟将保健食品现有的27项功能合并、减少为18项。“减少的9项功能审批,将使市场上减少5000种以上的保健品,如果严格点儿,可能会是上万种。”

  国家食药监还发布有关《保健食品命名规定和命名指南》及《突出重点集中开展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的通知》,针对一个批文用于多个产品、双商标、贴牌、套牌等情况将重点检查与清理。

  “在包括今年在内的五年里,营养与保健品行业的淘汰赛将进入最竞争激烈阶段。”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全国保健品生产企业有3000多家,投资总额在1000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全部厂家的50%。根据我国营养与保健品产业新规划,“十二五”内将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百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超过50%。这也意味着将有一大批企业被淘汰出局,而留下来的各家企业们还要争抢百强榜的“黄金席位”。

 

相关阅读:

特色产品导购
友情链接
中外新闻摄影报世界卫生组织39健康网谷歌百度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